近期天氣晴好,氣溫高,正是農村揉油菜籽和處理油菜秸桿的關鍵時期。5月17日,縣長黃德泉到瀛洲、伏嶺、金沙、揚溪等鄉鎮督查秸桿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,副縣長余祖海,縣農委、縣環保局負責人陪同。
在瀛洲鎮仁里村剛收割完的油菜田里,黃德泉向鎮村干部詢問油菜收割進度和禁燒工作、安裝在當地的藍天衛視視頻監控點監測情況,要求鎮村干部圍繞禁燒工作目標,發揚連續作戰精神,堅決打贏禁燒這場戰役。在伏嶺鎮黃杭高鐵北村大橋旁的“秸桿臨時堆放點”,黃德泉與當地的“禁燒巡查員”和農民親切交談,聽取他們對秸桿禁燒工作的意見,征求他們對秸桿禁燒后,秸桿如何處理利用的建議。然后到六畝丘村,調研績溪縣恒旺黃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對油菜秸桿經粉碎后,作為混合青飼料喂牛的做法。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,養殖場現有商品牛80多頭,年出欄量300余頭,每年消耗秸桿1000多噸。
督查中,黃德泉說,今年油菜秸桿禁燒工作抓得早、抓得緊,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到位,秸桿禁燒清運補貼發放及時,秸桿轉化利用手段增多,農民群眾自覺禁燒的意識增強,油菜收割期間,全縣基本實現“零火點”目標。
黃德泉指出,要鞏固禁燒成果,并形成工作機制,完全靠“堵”是不行的,“堵”是手段,“疏”是出路,要做到疏堵結合。結合我縣實際,秸桿綜合利用要在飼料化、基料化等方面找路??h農委要將全縣黃牛規?;B殖情況摸清楚,并指導秸桿粉碎加工,與其他青飼料、精飼料一起配成混合飼料配方。以六畝丘養牛場一頭牛一年消耗20噸計算,這是一筆很大的轉化量;積極宣傳倡導秸桿就地粉碎還田,當有機肥用,改善土壤結構的好處。在疏的出路上要走市場化路子,多在秸桿的綜合利用、循環利用上尋找突出口,創出新路子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政務微信
政務微博